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10-24
在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小个专”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基层党建的决策部署,浙江省市场监管系统以专业市场、重点农批市场为主阵地,扎实推进党组织覆盖和党的工作覆盖(以下称“两个覆盖”)集中攻坚行动,不断激发“红色动能”,推动党建与发展深度融合,形成了党建促进市场治理、服务实体经济的生动局面。
组织覆盖持续拓展
浙江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将“小个专”党建摆在突出位置,以“应建尽建、应纳尽纳”为目标,大力推进党组织组建工作。截至2025年10月,全省专业市场、重点农批市场党组织覆盖率超过80%,实现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的稳步提升。
各地市积极行动。杭州市已建立3306个“小个专”党组织。温州市97家专业市场中,有党员的市场已基本建立党组织,其中有3名以上党员的专业市场已全部建立党组织。湖州市50家有党员的市场中,31家建立党组织,包括1个党总支、30个党支部。绍兴市摸排相关市场113家,其中41个专业市场、农批市场建立了党组织。金华市66家专业市场,共建立党组织122个,党员总数达1008人。全省形成了你追我赶、齐头并进的党组织建设氛围。
工作覆盖纵深推进
在推进组织覆盖的同时,浙江各地积极探索党建与市场经营深度融合的新路径,推动党的工作覆盖向纵深发展。
温州创新开展“干部进市场”活动,组织干部深入市场“问需求、问困难、帮解决”;金华实施“组织强基、先锋领航、服务赋能”三大工程;衢州实践“把党员找出来、把组织建起来、把工作做进去”的党建工作法;舟山推行“一市场一策”模式,采取单独组建、区域联建、行业统建、挂靠组建等方式实现党的工作覆盖;各地以实际需求为导向,推动党建工作从“建起来”向“强起来”转变。
引领作用逐步彰显
浙江各地通过创新工作方法,实现了党组织覆盖与实际效能的实质性转化。杭州建立全域覆盖的党建指导站体系,宁波实行网格化责任分区,嘉兴推出“一站一员”工作机制,衢州打造“党建+有礼行动”“党建+食品安全”等特色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嘉兴打造的“温暖绒城”“海皮HAPPY”“时尚有嘉”等地域党建品牌,以及衢州的“党建+”模式,已成为地方党建与发展融合的典型代表。这些创新举措不仅为“小个专”经营主体提供了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也极大激发了基层党组织的活力,为经营主体持续健康发展构筑强有力的组织支撑。
保障体系日臻完善
浙江各地在党建保障体系建设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杭州市建立党建工作指导站120个,嘉兴市为每个指导站配备专业党建指导员,提升了党建工作实效。
在能力建设方面,宁波市结合企业需求制定年度计划,围绕主题教育开展专题讲座、线上学习,创新“周二沙龙”“午间公益一小时”等特色活动提升业务素质。在考核评价方面,舟山市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考核评价机制,依托基层党建指导站定期对党组织运行情况进行“体检”,指导规范开展“三会一课”、政治学习等各类组织活动,使党建成为推动市场发展的“红色引擎”。
党建品牌亮点纷呈
在推进“两个覆盖”过程中,浙江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作模式和实践经验。
在建强组织体系方面,宁波市依托市场监管所建立98个党建工作指导站、建立115个党建工作联系点,实现网格化覆盖;衢州市建立“八个一”工作法,实现党员底数清、情况明、动态准,全面推进党组织覆盖。
在创新组织设置方面,杭州市成立“中共杭州市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专业市场综合委员会”和“中共杭州市网约配送行业委员会”,接受市委组织部、市委社会工作部的领导和指导,形成“两翼”+“两轮”的党建工作新格局;温州市创新“市场功能性党支部”机制,引导商户党员参与市场管理;金华市采用“单独组建、联合组建、区域统建”三种方式,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党委组建34个支部,并在外地主要分市场建立异地党组织网络。
在突出党建引领方面,杭州市萧山区打造“红领个私”品牌,将监管与党建有机结合;宁波市秉持“党建发展两手抓”理念,设立“红盾驿站”,推动党建与监管、服务深度融合;温州市实行“干部联企”,推动党建融入市场管理;金华市紧扣组织覆盖、管理创新、基层治理等方面,助推市场成交额连续33年居全国各大专业市场榜首。
浙江省“小个专”党建“两个覆盖”集中攻坚行动,通过组织覆盖的持续拓展、工作覆盖的纵深推进、引领作用的有效发挥、保障体系的日臻完善,形成了党建引领市场发展的“浙江实践”。这一实践不仅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也为“小个专”经营主体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红色动能”,为全国“小个专”党建工作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浙注研
编后
这篇综述系统展现了浙江省以党建为抓手,引领“小个专”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其核心启示在于,党建工作并非悬浮于经济工作之上的抽象要求,而是能够深度融入并有力驱动市场治理与发展的“红色引擎”。
浙江经验的突出亮点在于其系统性与精准性。它不仅追求组织覆盖的广度,通过“应建尽建”实现超过80%的高覆盖率,更致力于工作覆盖的深度与效能。从温州的“干部进市场”到金华的“三大工程”,从杭州的党建指导站到衢州的“党建+”品牌,各地探索的多样化路径,共同指向一个目标:将党的组织优势、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管理优势、服务优势和竞争优势。这有效破解了党建与业务“两张皮”的问题,使党组织成为解决实际困难、规范市场秩序、凝聚发展共识的核心力量。
“浙江实践”的成功,为全国“小个专”领域党建工作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范本。它证明,只要找准切入点和融合路径,党的建设就能在市场经济最活跃的细胞中扎根生长,为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