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10-24
在区域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商标品牌作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正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以系统思维谋篇布局,以精准施策破解难题,探索出一套可复制的“哈密模式”,在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中交出一份亮眼答卷——累计有效注册商标量6585件,2025年上半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3.268亿元、居自治区第二位,16家企业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多维服务 筑牢品牌发展根基
为破解企业“办事难”,哈密市构建“1+ 3+N”综合服务体系:以政务中心窗口为核心,3个区县园区指导站为支撑,N个企业远程端点为延伸,实现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截至目前,窗口接受咨询200人次、提交注册申请8件;指导站组织专家“问诊”,规范企业“哈密瓜”地理标志使用行为。
政策帮扶精准发力。通过商标品牌指导站,累计办理商标业务38件、节省费用7.8万元、接受咨询400余人次;联合多部门帮扶企业,推动12家企业申报国家优势企业,6家企业的19件产品完成专利密集型产品申报,2家企业获自治区专利转化资金50万元。
知识产权意识全面增强。借助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知识产权宣传周等节点,开展宣传活动10余次、发放资料20余万份;承办培训班10期、培训1500人次,让“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理念深入人心。
成效亮眼 品牌竞争力攀升
在全方位服务与保障下,哈密市商标品牌发展的“果实”挂满枝头,知识产权活力、品牌影响力、保护力度及转化效能实现“四维提升”。
知识产权活力凸显。累计授权专利5254件、同比增长19.5%,有效发明专利176件、同比增长44.2%,1家企业获自治区第六届专利奖二等奖;有效注册商标量6585件、新增484件,“哈密制造”矩阵壮大。
品牌建设成果丰硕。实施“三位一体”品牌战略,4家企业的13种产品通过“新疆品质”区域公共品牌认证,2024年伊州区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16家企业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哈密瓜”“哈密大枣”等地理标志带动产业增效。
知识产权保护持续强化。开展“双打”“蓝天”等专项行动,联合区县运用多种监管手段,聚焦日化、医疗器械等领域精准打击侵权行为,撤回非正常专利申请,维护市场秩序与企业权益。
“知产”变“资产”成效显著。搭建融资平台,开展质押融资入园惠企活动,2025年上半年实现质押融资3.268亿元,盘活知识产权资源,为企业发展注入资金。
模式创新 经验多地共享
在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的实践中,哈密市探索形成一系列特色发展模式,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哈密经验”。
“1+3+N”体系可推广性受关注。窗口“集中办”基础业务,指导站“专业办”地理标志、品牌培育等服务,企业端点“即时办”定制需求,“分层分类”思路适配不同区域。
多方协同机制显效能。整合监管、执法、信用手段打击侵权行为,形成“无死角”保护网络;引入第三方机构提供专利布局、侵权预警等服务,提升品牌培育专业性与保护权威性。
“知产”变“资产”模式实操性强。通过培训强化企业转化能力,常态化开展质押融资活动,推动专利许可转让与质押落地,为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提供路径。
从服务体系构建到品牌成果涌现,从知识产权保护到转化效能提升,哈密市以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为抓手,走出一条创新驱动、品牌引领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未来,“哈密品牌”将持续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祝 萍 尹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