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27
今年以来,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市场监管局以数字化改革为核心抓手,深入推进农贸市场治理现代化,创新构建“政府+国企+银行”三方协同的数字统筹体系。截至10月19日,该平台已实现交易流水约1050万元,预计全年相关场景可达成1.7亿元交易规模,不仅推动消费提质与统计质量双提升,更助力资金本地沉淀,为区域GDP增长和国有平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三方协同聚合力 搭建数字统筹“骨架”
达川区市场监管局立足区域实际,牵头成立专项工作专班,制定《农贸市场数字统筹平台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16项重点工作节点,建立“周调度、月总结”机制,确保改革高效落地。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多次带队赴上海市、成都市、峨眉山市考察,将先进经验转化为本地实践,形成“专班统筹、一抓到底”的推进格局。
在运营层面,区属国有平台公司达州市集慧商贸有限公司扛起建设主体职责,采用市场化模式引入第三方技术团队,搭建“支付+结算+数据+风控”一体化系统。该系统既实现交易实时合规监管,保护用户隐私与商户商业秘密,又推动国有公司现金流与营收“双增长”,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金融支撑环节,达川区创新“政府出资源、国企运营、银行付费”模式,经多轮对接中国人民银行达州市分行等单位,最终与交通银行达州支行达成三年期合作,争取到200余万元资金支持。通过银企商收单科技赋能,所有交易资金均沉淀于本地纳税银行,实现“政府不投钱、资金不外流”的良性循环。
数据赋能破难题 打通数字治理“脉络”
针对农贸市场第三方收款码数据零散、资金外流等痛点,达川区全面推广“e美达”聚合收款码,实行“一码通收”与“卡位结算”。此举不仅将原流向深圳、杭州等地的资金留在本地,更通过数据看板系统实时呈现交易热力图、品类销量榜,为政府调控与商户决策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为打消商户顾虑,平台实现交易资金“无感实时到账”,免费配备收款音箱,并叠加优惠折扣、消费券导流等福利。同时,集慧商贸公司设立10万元奖励资金,对连续交易达标商户给予阶梯返点。开通税务登记“绿色通道”,通过集中培训与驻点指导,助力商户“零成本接入、零负担运营”,快速推动“e美达”码在市场普及。
在数据统计方面,达川区创新“业务流+合同流+资金流”合一机制,线上实现“网络充值—平台结算—线下提货”全流程数字化。每笔交易自动生成电子合同、资金流水与货物凭证,确保数据真实可溯,为社消零统计提供高质量数据源,解决传统 “打捆上报” 难题。
价值共享促发展 激活经济循环“肌体”
当前,达川区已完成万家、天和、三里坪3家农贸市场数据归集,集慧商贸公司于9月19日成功升规入统。按照规划,11月底前将实现城区7家农贸市场“全面铺码”,同步拓展餐饮领域,打造“达县米线+餐饮+会展”特色统筹模式,定制商铺“一店一码”并推出“米线溯源+消费积分”服务。
数字平台的落地,让市场监管效能显著提升。通过实时掌握交易与供应数据,政府可精准制定调控政策,借助远程动态监管及时排查违规行为与安全隐患。同时,优化农产品供应链,减少中间环节,稳定物价,保障居民“菜篮子”安全。
(达市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