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10-30
本报讯 (记者 周 妍 通讯员 石常海)10月28日,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管局获悉,自去年组建自治区质量基础发展研究院(自治区标准化研究院)、承担自治区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中心职能以来,探索形成的“1234”工作法在推动风险监测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提升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能力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完善“1套机制”,构建全链条风险防控体系。风险监测中心围绕“事前预警、事中干预、事后追溯”三个环节,推动监管模式从“事后处罚”向“事前预防”转型,并强化数据驱动与技术赋能,实现风险治理从辅助支撑向主动引领转变。
筑牢“2重责任”,强化风险共治担当。风险监测中心立足“民生守护者”与“风险先行者”双重角色,聚焦“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消费品,建立快速召回与投诉联动机制,运用AI技术实现舆情、抽查数据闭环分析,推动形成社会协同共治格局。
整合“3方信息渠道”,提升风险感知效率。风险监测中心依托自治区27个风险监测站、产品质量风险通报机制及12315投诉举报平台,累计接收监测信息273条,发布风险通报199期,接收处理风险信息2898条,实现风险信息“早发现、快响应、准处置”。
坚持“4级研判”,服务监管决策与民生需求。风险监测中心建立“日报告、月分析、季总结、年评估”研判机制,累计发布消费提示20余篇,并将儿童玩具、人造板材等7类产品列为重点监测对象,切实服务监管决策与公众质量安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