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新闻 > 

打造市场“宣传包” 让“独角戏”变“大合唱”

——呼伦贝尔市以宣传活动点燃社会共治新氛围

发布时间:2025-10-31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今年以来,为筑牢民生安全防线、激活经营主体活力,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市场监管局以“食品安全宣传周”“药品安全宣传周”“个体工商户服务月”为核心抓手,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延伸服务触角,通过一系列有温度、有力度、有深度的活动,拧紧食品安全“安全阀”,织密药品安全“防护网”,建强个体工商户“加油站”,全力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的良好氛围,以实际行动守护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民生福祉注入强劲动能。

image.png

“食”刻守护:筑牢舌尖上的“防火墙”

“从农田到餐桌,每个环节都不能松!”今年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市场监管工作人员在食品安全宣传展台手持检测仪器,现场演示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流程。市场监管部门打破“单向说教”传统,构建“沉浸式体验+互动式科普+精准化监管”立体宣传矩阵,让宣传更接地气、更有实效。

在社区,“食品安全小课堂”开讲,工作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教大家辨别过期食品、读懂食品标签,并现场发放《家庭食品安全手册》;在校园,“食品安全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代表走进食堂后厨,从食材采购台账到餐具消毒流程,逐项监督检查;在企业,数十家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负责人在“食品安全承诺书”上郑重签字,立下质量安全“军令状”。此外,针对网络订餐、冷链食品等热点问题,市场监管部门联合主流媒体开展“执法直播”,让监管过程“看得见、摸得着”,既震慑违法违规行为,也让消费者吃得更安心。据统计,宣传周期间,全市共办主场活动120余场,覆盖群众超15万人次,发放宣传材料4.3万余份,各类平台宣传报道达1.3万条次,食品安全理念真正深入人心。

image.png

“药”有担当:捍卫生命健康“安全锁”

“处方药必须凭医师处方购买,千万不能自行随意服用!”药店门口,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正耐心地向过往市民讲解用药安全常识。药品安全宣传周行动中,市场监管部门以“线上线下融合、多形式输出、多环节引导、多点位覆盖”为特色宣传策略,通过纵向延伸、横向拓展的方式,开展了一系列精准化、专业化的宣传服务活动。

针对老年人易被虚假药品广告误导的问题,工作人员走进养老院、老年活动中心,用真实案例、实物对比揭露骗术,引导理性购药;围绕青少年化妆品安全,在中小学开展“化妆品安全进校园”活动,教大家如何辨别合格产品,远离“三无”化妆品;在医疗机构和药店,组织“药品安全自查自纠”专项行动,执法人员现场指导企业规范药品储存、销售流程,排查安全隐患。为促进群众更了解药品监管工作,市场监管部门还开放药品检验检测中心,邀请市民参观检测过程,直观感受药品质量把关的科技力量。宣传周期间,共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举办专题活动20余场,有效增强群众药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健康筑起坚实屏障。

image.png

“户”佑成长:激活经济脉络的“毛细血管”

“以前不知道有这么多扶持政策,听完讲解心里更有底了!”个体工商户服务月启动仪式上,一位经营者激动地说。个体工商户是市场经济的“毛细血管”,更是稳就业、保民生的关键力量。服务月期间,市场监管部门聚焦个体工商户“急难愁盼”,推出一系列雪中送炭的暖心举措。

政策宣传上,采用“线上+线下”双轨模式:线上,通过政务App、微信公众号发布扶持政策“一图读懂”和解读视频,通俗易懂;线下,在政务服务大厅、市场商圈设咨询台,安排专人“一对一”解读税收减免、社保缓缴、贷款贴息等优惠,帮经营者“懂政策、用政策、享政策”。服务优化方面,开通“个体工商户登记注册绿色通道”,实现“材料齐当场办、复杂事帮代办”;联合银行、税务部门举办“银企对接会”,为有融资需求的商户搭建桥梁,破解资金难题。服务月期间,共编发宣传报道18篇,开展线上线下专题活动53场次,1664人参与,发放资料2292余份;组织座谈会24场次,234户商户代表参会,走访商户1510户,收集意见建议110条,解决实际困难49个,切实为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助其在发展路上轻装上阵、稳步前行。(李奇  丁晓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