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31
“这些更新后的设备,需要及时在台账中登记,请按规范进行整改。”近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一家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人员指着台账上的缺漏向相关负责人耐心说明。这样的场景是桂林市市场监管局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工作的一个寻常瞬间,也是其推动企业精准降耗的务实举措。

图为审查人员深入企业开展能源计量审查。
为深入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举措,强化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连日来,桂林市市场监管局采用“审查+宣贯+指导”共同推进模式,组织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和新版《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25)宣贯工作,并邀请广西计量检测研究院能源计量专家一同参与,推动专业力量直达企业一线、精准服务。
“目前,全市共有62家在册的重点用能企业。我们将审查范围锁定上一年综合能源消耗总量达5000吨以上标准煤的用能单位。”桂林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李新强介绍。审查启动前,工作组已通过线上答疑、远程指导方式,引导企业完成前期自查,梳理能源计量管理短板,为高效推进现场审查打下坚实基础。
在审查工作中,审查人员深入生产车间、配电房、锅炉房,通过资料审核、现场观察、互动提问等方式,严格对照规范逐项核查。“车间水表的口径是多少?”“涡街流量计检定周期是多久?”他们一边翻阅材料、核对检定证书,一边与企业管理人员沟通交流。审查人员通过系统梳理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分类分级分项管理及相关制度建设等情况,实地核查安装的计量器具型号、准确度等关键参数是否满足实际需求,确保问题查得准、找得实。
在新版标准宣贯环节,专家紧密围绕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关于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认证体系建设相关工作部署,聚焦新旧版标准变化,重点解读新版标准的三大升级亮点:全文条款强制执行,进一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优化计量器具配备要求,推动用能单位实现能源精细化管理;管理机制更重闭环,实现能源计量真正服务于节能降碳。
为精准对接企业需求,现场还发放专项调研问卷,广泛收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测不了、测不准”等实际难题,推动宣贯工作从“讲授”向“解决”深化。
“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21家重点用能单位的审查,累计排查出制度管理不完善等问题30余个,所有问题均得到现场反馈并指导整改。”李新强说,“此次行动不仅帮助企业精准掌握自身能耗状况,更引导企业正确选择与配置符合自身需求的能源计量器具,为企业降本增效、绿色转型升级注入动力。”
(中国市场监管报记者孔国俊 通讯员 梁晓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