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31
今年,“苏超”爆火出圈,凭借其高参与度和观赏性,以及高话题曝光度和造梗能力,吸引了大量本地及周边城市球迷观赛,直接带动了江苏各地旅游路线持续繁荣。在此背景下,江苏各地政府打造精品旅游路线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升旅游资源差异化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笔者认为,市场监管部门可以优化放心消费为切入口,主动融入精品旅游路线建设,创新思路、抓实举措,不断提升游客消费的满意度,持续助力文旅经济蓬勃发展。
涉旅消费中与市场监管相关的常见问题
无证无照问题。一些热门旅行景点周边常有主题市集出圈,而主打苏超“第二现场”的各类消费市集,也带火了夏日夜经济。不管是紧扣赛事流量搭建的展销平台,展出地方特产与文创好物,还是在各大商业综合体或户外街区设置LED巨幕,一边直播赛事一边提供美食夜宵体验,此类市集多以摊贩形式出现,且因流动性、非长期性而多数无法申领营业执照,需集市组织方进行统一备案管理。
明码标价问题。商品及食品销售过程中,未按规定的内容和方式明码标价,或在开展价格促销活动中未显著表明条件期限,价格变动时个别价签未及时调整等情况,极易引发消费纠纷。如曾引发舆论的“青岛大虾”“雪糕刺客”等事件。而苏超衍生的消费品市场,商品新颖多样,且多具时效性,较有可能出现价格标签未跟进到位的情况。
规范计量问题。热门旅行消费场景中的海鲜排挡、水果摊、特产店等均是消费与计量密切相关的重点场所。称重所用的计量用具是否按规定进行定期检定,大型集市、美食街、购物中心是否设置醒目易用的公平称,以及人流密集消费点位是否存在“鬼秤”等作弊行为,都是关乎消费品市场健康经营,关系城市形象的关键因素。
食品安全问题。旅游团队餐因大规模集中供餐对食品原料、加工及运输都需要更高要求,地方特色食品制售面临传统工艺与现代安全标准的冲突以及小作坊的操作规范问题,网红小吃摊易因人流剧增导致操作不规范,夜市大排挡因环境及设施限制或有餐具清洗消毒不到位情形、农家乐在自产食材检验检疫以及加工人员资质等问题上易出现疏漏。
侵权假冒问题。在旅游路线上的购物店、文创集市,尤其是近期带有“苏超”标记的热卖产品,若经营者未通过正规渠道采购,较易出现商标侵权、假冒伪劣等问题。一些本土特色的创意类产品,生产设计时或面临外观专利侵权。在利用旅游热点、尤其是“苏超”话题在电商平台的销售行为,或因其大流量而吸引一些资质不全的卖家跟风销售,影响市场。
虚假宣传问题。现今旅游发展正处在与短视频等网络平台深度关联的时代,优秀的旅游路线与沿途消费场所,通过网友们的视频推荐或部分网红引流的方式,被更多旅游者知晓并复刻。一旦网络宣传效应过大,就易触发夸大宣传、伪造“网红打卡点”、虚构历史典故、使用绝对化用语等虚假宣传行为。而日常旅游场景中的保健品或土特产销售,也会伴随未取得相关资质宣称功效等违法行为。
合同纠纷问题。旅行社、在线旅行平台等与消费者的电子合同签订是否规范,一些热门网红民宿、餐厅的预定消费是否有预付行为、是否有相关合同保障,游客服务中心、大型酒店等场所是否设立消费纠纷调解点及时处置旅行高峰时期的相关问题。
流动摊贩问题。流动摊贩在经营中会出现摆放随意、影响交通等情况,因没有取得相应证照而缺乏从业知识规范,食品安全、诚信经营易出现问题,包括但不限于食材采买是否正规、清洁消毒是否完备、健康证等是否齐全等。
纠纷处置问题。在旅游路线的核心节点,在旅游旺季和重点区域,人流量增加、消费市场火爆,发生消费纠纷的概率亦会随之增加。而旅游消费又具有短暂、异地等特征,一旦未能快速高效地开展现场处置,后续维权成本和处理工作量将会陡增。
规制涉旅消费常见问题的难点与堵点
从业者合规意识有待提高。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低,在思想上对诚信合规经营不重视,甚至主观故意采取短斤缺两、虚假宣传、侵权假冒等手段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对相关法律法规不了解,在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未能知晓相应的违法成本,在“无知者无畏”的怪圈中容易越走越深。
监管合力有待加强。涉旅消费过程中涉及的监管部门较多,属地政府、文旅、市场监管、公安、交通等。行政部门各自监管,且各有监管侧重点,发现问题较为分散,欠缺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在进行涉旅行政处罚、投诉举报、信用信息时不能形成有效监管合力。
共治氛围有待营造。旅游消费本就属于参与人数极高的消费市场类型,加之“苏超”话题的强势带动,江苏各精品旅游线路、旅游产品在全省乃至全国均有很高的关注度。打造高品质旅游产品,除经营者、监管者以外,更需要参与者的智慧共治。如网红、媒体为代表的“消费体验官”、餐饮零售住宿等行业协会、各行业领域的知名网络服务平台、以及提供消费保险方等,各环节还处于相对孤立境地,未能形成融洽共治氛围。
关于放心消费场景具象化措施的建议
根据问题特点和形成原因,市场监管部门可以全国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为指引,聚焦“安全放心、质量放心、价格放心、服务放心、维权放心”目标,紧扣各地实际,细化工作举措,打造特色鲜明、品牌响亮的放心消费精品旅游路线。
行政指导助规范。要根据精品旅游路线沿线经营业态、日常监管情况等,为小餐饮、农家乐、流动摊贩等商户量身定制“合规指南”和“避坑手册”,集价格、广告、质量、食品安全、计量、网络销售、知识产权、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重点法律法规为一体,为商户提供全方位针对性的经营指导。
信息公示亮身份。要结合地方特色设置统一的商户信息公示栏,集中公示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小餐饮备案、预包装食品备案、食品摊贩备案、健康证、日常监管等信息,便于消费者确认商户的合法身份,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增强消费信任感。
放心消费看得见。要设置放心消费展示牌,向消费者公示放心消费的相关信息,包括“放心消费在某地”标识、消费纠纷投诉举报电话、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明码标价承诺、“一秤一码”标识等,通过直观具象化、可感知的放心消费符号,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
诚信承诺促自律。商户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承诺遵守食品安全、明码标价、诚信计量、网络销售、合同履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并接受社会监督。每个商户签订好的诚信经营承诺书缩印在放心消费展示牌上,通过契约精神的场景化表达,推动商户诚信自律,夯实商户主体责任。
线上服务提效能。在放心消费展示牌上提供一个集成市场监管相关服务的二维码,扫描后可提供主体查询、12315在线、个体年报、便民地图等市场监管服务,通过“指尖上的便利”,让消费更贴心。
线下服务有站点。属地市场监管部门要在精品旅游路线枢纽位置设立一个涉旅消费投诉站,采取双休日、节假日全天值班制度,以化解涉旅消费投诉不隔夜为工作目标,不断提升涉旅消费投诉处置效能,切实提升游客消费满意度。
(江苏省常熟市市场监管局 严镇 王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