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同筑标准之桥 共促可持续发展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发布时间:2025-11-03

  标准,作为现代化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石,正以其系统性、引领性和规范性的力量,深刻塑造着八桂大地高质量发展现实路径与未来格局。对广西壮族自治区而言,标准化工作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与主题精准契合——通过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伙伴关系网络,让标准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合作、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支撑。

强化标准引领 服务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广西紧扣《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部署,以标准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促进各类主体协同发展,以高标准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通过设立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广西从政策、资金层面系统支持重点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目前,全自治区已落户3个国际标准化技术组织、8个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累计主导、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30项、国家标准2712项,传统优势产业地方标准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据介绍,广西以全产业链标准化为抓手,推动制糖、铝、特色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制糖产业构建涵盖241项标准的甘蔗糖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开创性地建立“水—糖”联产模式。铝产业构建由1500项标准组成的产业链标准体系,精准破解铝业转型升级中的结构性难题。同时,在特色食品产业领域,构建涵
  盖571项标准的柳州螺蛳粉产业链标准体系,实现从“小米粉”到“大产业”的跨越。积极参与制定《茉莉花茶定义与基本要求》国际标准,推动茉莉花(茶)产业综合年产值达162.9亿元。在新兴产业领域,牵头或参与制定《电动土方机械术语》等14项国家标准,入选标准稳链项目,其中5项标准填补电动工程机械标准体系国际空白。主导制定的《柴油机颗粒捕集系统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等5项系列标准荣获2022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
  此外,筹建广西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构建完善包含360项标准的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实现对算力、算法、数据等关键要素的全覆盖。举办“标准支撑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合作对接会”等高端对话活动,推动有关机构深度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研制,形成“技术—标准—产业”协同发展的良性生态。依托地缘优势,着力构建中国—东盟人工智能标准互认体系,创新开展AI领域国家标准外文版研究,建设面向多语种的语料库资源,助推加速形成“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的跨境产业生态。
  通过这一系列战略布局,广西正从产业标准的跟随者向并跑者、领跑者转变,不仅为本地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更为中国—东盟区域合作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和制度保障。

深化标准合作 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
  广西立足服务国家周边外交与“一带一路”建设全局,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以标准化合作促进规则联通、贸易畅通和民心相通,打造中国—东盟合作制度型开放的重要枢纽。
  搭建合作平台,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高标准建设东盟国家标准化合作交流中心,通过连续成功举办四届中国—东盟标准化合作论坛,累计推动形成20余项实质性合作成果。与东盟国家建立常态化合作关系,并成立专家委员会及AI+现代农业、智能制造等标准化合作联盟,同时深化与联合国工发组织等国际机构的标准化协作,构建多层次、宽领域的常态化合作体系。
  推动标准互通,促进技术规则对接。参与老挝首部铁路国家标准研制,开创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建共享标准的先河。在缅甸、老挝等国家建设逾1.6万亩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为中国标准体系“走出去”探索路径。牵头制定的ISO首部钢管混凝土国际标准被英国、荷兰等国家直接采纳为国家标准;牵头研制的国家标准《海岸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技术标准》技术在斯里兰卡等7国工程中得到实际应用,实现从标准输出到技术应用的新突破。
  促进经贸融合,打造制度型开放高地。深度参与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协定谈判,推动达成最高水平的标准化合作条款。创新建设中国—东盟/RCEP标准云平台,收录8.6万余条东盟国家标准信息,为中国和东盟国家外向型企事业单位提供标准信息支撑。与越南合作制定3项中越双语跨境快递物流团体标准,带动2024年崇左市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同比增长超690%。

筑牢标准屏障 保障高水平安全发展
  广西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将标准化作为提升治理能力和保障各领域安全的基础性工程,系统推进工程建设、先进制造、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民生保障、食品安全等关键领域急需短缺标准制定。
  完善标准体系,夯实安全治理基础。着力构建有色金属全产业链标准体系,研制《地表水环境重金属指标预警阈值》等关键地方标准。发布《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消防安全规范》等标准,建立校园安防、校车安全、食品安全一体化标准体系。发布《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生水牛乳》等93项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以严标准守护传统特色食品的安全底线。
  强化标准宣贯,培育全民安全理念。充分发挥自治区标准化协调推进厅际联席会议统筹作用,构建多部门协同宣贯机制。通过“质量月”“世界标准日”等重要节点,推动安全标准宣传“进企业、进社区”。围绕食品安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等民生关切领域开展常态化宣贯活动,营造“学标准、用标准、守标准”的浓厚氛围。
  严格标准实施,提升安全监管效能。坚持标准实施与监管执法协同发力,确保安全标准真正落地见效。全力推动电动自行车、燃气安全等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最新强制性国家标准的贯彻实施。通过强化行政许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等举措,构建起“标准引领、监管落地、社会共治”的安全治理新格局,为广西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基石。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西将继续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创新,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充分发挥标准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贡献标准智慧和力量。

□本报记者 孔国俊 通讯员 柯洪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