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04
投诉举报799件、100%办结,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4万余元……2025年前三季度,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市场监管局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消费维权“成绩单”,受理量与挽回损失金额均创历史新高。数字背后,是该局以“硬核”举措破解维权难题,以“暖心”服务守护民生利益的坚定实践。
执法“硬核”,彰显监管威力。该局强化“诉转案”机制,对群体性、倾向性问题深挖彻查,实现“处理一件、规范一片”。今年3月底,针对某健身公司游泳卡虚假宣传、服务缩水引发的多起投诉,该局未止步于个案调解,而是成立专案组深入调查,最终对商家发布虚假广告、故意拖延退款、使用霸王条款等违法行为,依法作出没收违法所得6640元、罚款93560元的行政处罚,有力震慑市场违法主体。
维权“精准”,捍卫公平底线。维权工作的价值,既在于大案要案的查处,也在于对微观公平的坚守。年初,市民罗先生反映在某书店被“反向抹零”多收9分钱。面对这一诉求,该局立即立案核查,最终依法对商家作出没收违法所得0.09元、罚款1000元的决定。此案金额虽小,却向社会清晰表明了“小失信亦受惩”的监管态度,捍卫了法律的严肃性。
保护“暖心”,传递维权温度。 法律是刚性的,但维权可以充满温度。该局将“一老一小”等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置于优先位置。在一起纠纷中,一名14岁少年在家长不知情下购买笔记本电脑,执法人员依据法律耐心调解,最终促成退货退款。当辖区内4位老人被“会销”手段诱导,花费万余元养老钱购买夸大功效的净水器时,该局果断介入,成功帮助他们挽回损失。老人们事后送来锦旗,用最朴素的方式表达对执法人员的感激与信任。
服务“拓宽”,构建共治格局。为打通维权“最后一公里”,今年“3·15”期间,该局创新推出“12315流动维权服务站”,将维权阵地前移至乡镇集市和社区广场。这个“会走路”的服务站,兼具现场受理投诉、提供法律咨询、普及消费知识等功能,成为一个移动的维权课堂。截至目前,已开展“消费知识伴成长”“守护夕阳红”等8场主题宣传活动,深受百姓欢迎,构筑了社会共治消费维权网络。
兴安县市场监管局将继续以民生关切为导向,通过更智慧的监管、更严格的执法、更畅通的维权渠道,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