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新闻 > 

松阳不锈钢产业的“质”变之路

发布时间:2025-11-14

在浙江西南的群山之中,浙江省松阳县——这个看似与传统重工业无缘的生态县,却孕育出了一个占据全国产量三分之一的不锈钢无缝管产业集群。从2004年起步,到如今55家规上企业、109亿元产值的规模,松阳用二十年时间,将一根“钢管”做成了百亿产业。然而,规模之下,隐忧犹存。“大而不强”“多而不精”的挑战如影随形: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品牌影响力薄弱、质量管理体系“有证无效”……松阳的不锈钢产业,走到了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飞跃的关键十字路口。一场由政府精准引导、市场强力驱动、企业主动求变的“质量提升行动”,就此拉开帷幕。

精准把脉:绘就产业“体检图”与“导航图”

行动伊始,关键在于精准。松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没有采取“大水漫灌”,而是组织技术专家,深入10家具有代表性的小微企业一线“问诊”。他们收集企业最真实的需求与痛点,绘制出三张关键的“地图”:“产业链生态剖析图”:可视化地呈现从上游原材料到下游销售服务的全链条,找准提升产业韧性的发力点。“质量提升鱼骨图”与“质量问题图谱”:系统梳理出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卡脖子”技术节点和管理短板,为后续的精准帮扶提供了清晰的“靶心”。这三张图,一张是“体检报告”,一张是“施工导航”,让提升行动从一开始就走在科学、高效的轨道上。

系统施策:打好质量提升“组合拳”

基于精准的研判,一套涵盖政策、人才、技术、生态的“组合拳”相继打出。

   政策引领,构筑顶层设计。松阳县高规格成立以县人大主任为“链长”的产业链专班,先后出台《加快不锈钢管产业转型升级若干政策》等一揽子文件,形成了覆盖质量、品牌、标准、知识产权的多维政策支持体系,为产业升级提供了坚实的“导航仪”和“助推器”。

靶向培训,激活人才引擎。针对企业质量管理能力短板,松阳开展了“靶向式”培训。从产品质量官到理化检验员,从精益生产到“一专多能”人才定向培养,累计培训专业人才90余名。同时,通过举办“松阳工匠”技能大赛、“质量月”活动,在全县营造出“崇尚质量、追求卓越”的浓厚氛围。

分类帮扶,破解共性难题。帮扶拒绝“一刀切”。对基础薄弱的企业,从建立最基本的质量管理体系入手;对已有基础的企业,引导导入卓越绩效等先进模式;对龙头企业,则鼓励其争创政府质量奖,树立行业标杆。主导制定“浙江制造”标准6项,1家企业获丽水市政府质量奖,7家企业获县级质量奖。更关键的是对行业“硬骨头”的攻坚。通过“博士入企”等机制,松阳联合权威技术机构,助力浙江宝丰特材研发出全国首款不锈钢无缝超长盘管,一举打破欧美企业长期垄断。类似的技术突破在超级奥氏体不锈钢棒、高强耐蚀海工材料等领域接连上演,两家企业产品入选“浙江制造精品”。

链群协同:从“单打独斗”到“集团军作战”

松阳深知,现代产业的竞争是产业链与供应链的竞争。2025年,一场由县长带队,骨干企业董事长组成的代表团,以“中国·松阳不锈钢管产业基地”的统一形象,高调亮相南通船舶海工展,并首次“抱团”举办国际采购对接会。这一举措,极大地提升了松阳品牌在国际市场的整体声量。对内,松阳推动成立了不锈钢检测联盟和丽水市不锈钢管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前者聚力攻克行业共性检测难题,后者则建立起快速维权机制,成功调解了松阳县首起商标侵权纠纷,标志着产业从竞争走向“竞合”,协同治理能力显著增强。

认证增信:抢占绿色贸易新赛道

面对全球“绿色贸易壁垒”,松阳展现出前瞻性布局。它积极参与制定不锈钢无缝钢管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产品碳足迹评价》两项关键团体标准,为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通用语言”。同时,松阳联合认证机构,为企业提供碳管理培训与定制化减排方案。这不仅是为了应对壁垒,更是为了主动抢夺国际贸易的“绿色话语权”,让松阳的不锈钢管贴上更具竞争力的“低碳标签”,实现“认证增信”的价值最大化。

“三阶六维”:凝练质量提升的“松阳模式”

在实践中,松阳探索总结出一套极具推广价值的“三阶六维”质量提升模式,系统回答了小微企业“如何提升”的路径问题。

三个阶梯式阶段:筑基固本:解决“有没有”,打好管理地基。提质赋能:解决“好不好”,实现质效双升。卓越引领:解决“强不强”,树立行业标杆。六个贯穿始终的价值维度:质量、平台、人才、标准、数字、绿色。这套模式以企业为主体,清晰地规划了一条从生存到卓越的进阶之路。

未来展望:向着“中国不锈钢管第一县”进发

尽管成绩斐然,松阳人清醒地认识到,提升之路永无止境。当前,如何让超过80%的认证率从“纸面”真正转化为企业的“质量基因”,仍是待解之题。面向2026年,松阳已绘制出雄心勃勃的蓝图:实现规上总产值165亿元、研发投入5亿元、亩均税收24万元的“三增长”;在智能制造与节能环保上取得“两突破”;在区域品牌、标准制定与质量发展上实现“一提升”,努力建设成为“中国不锈钢管第一县”。

松阳的“提升行动”,是一场深刻的产业质变。它证明,在中国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宏大叙事中,即使是一个山区县,也能通过精准的系统性工程,实现从“制造”到“质造”的华丽转身,为质量强国建设贡献出独特的“基层样本”。

王霞